2006/06/03

從一名艦長的遺書談起...


一名艦長的遺書


這篇內容的情結越想越令人驚悚。
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,似乎都這樣被串起來。
被迪士尼卡通美化的彼得‧潘,是否真的有著這麼陰暗的一面?

日本節目節錄了這兩段話。

The boys on the island vary, of course, in numbers, according as they get killed and so on; and when they seem to be growing up, which is against the rules, Peter thins them out;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 grown-up dies; and Peter was killing them off vindictively as fast as possible.

簡單來說,節目用這兩段話指出了當孩子們長大,彼得‧潘會讓他們變得瘦一些(餓到死?),並執傲且急切的殺了那些長大的孩子。所以在夢幻島的孩子的數量才會如此稀少。

在查閱了原著故事之後,發現一件事,就是這兩段話相距蠻遠的。

第一段是出自Chapter 5. The Island Come True。第二段則是出自於Chapter 11. Wendy's Story。

兩段章節相距頗遠,而第二段的原文內容是這樣的...

But of course he cared very much; and he was so full of wrath against grown-ups, who, as usual, were spoiling everything, that as soon as he got inside his tree he breathed intentionally quick short breaths at the rate of about five to a second. He did this because there is a saying in the Neverland that, every time you breathe, a grown-up dies; and Peter was killing them off vindictively as fast as possible.

這裡是說,由於傳說奇幻島上每呼吸一次,就會有個大人死掉,所以彼得‧潘每隔五秒呼吸一次,執傲地想把大人們盡快地除掉。

看到這,似乎感到日本節目是故意移花接木,製造聳動的話題,實在太過分了!!

是吧!? 是嗎?

這本書是在西元1911年由J.M. Barire所著。距今也才97年的時間,而當時對於大人的辭彙,相信也不少,即使是童書,相信對於大人這種詞彙,也很少去刻意簡化。但我們可以發現,原著中,對於奇幻島上的大人都是用grown-up來代表,為什麼?

孩子都會長大,書中除了溫蒂第一族人回到家了之外,其實並沒有敘述過去以及未來的那些奇幻島的孩子長大後何去何從。而且,既然人會老去,那麼海盜也會老去,新生的海盜又是如何漂流至奇幻島,為何他們無法離開奇幻島這個世界?

若這些grow-up,暗指的是這些孩子長大(grow up)之後的樣子,那麼把這些孩子帶來奇幻島的彼得‧潘,本身是否有著某些詭異的因子在裡頭?而那些孩子,全數長大了嗎?亦或是還來不及長大就已經「消失」在這個世界?亦或是... 這些孩子真的就因此餓到死(強迫瘦身,營養不良)?

Any way, it's a little creepy!

[遊記] 香港三天兩夜

在五月初起意找時間離開台灣去流浪,連續三年無視了公司的員工旅遊補助,今年終於給了自己動力離開台灣三天兩夜出去走走,即使目的地只是航程不到兩小時的香港。 決定了日期,向公司請好了休假,接下來就是要決定交通住宿,由於想要自己決定出發以及回來時間,方便起見捨棄了可能有特定優惠的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