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十三號,星期五,我開刀的日子。一早護士就幫我插針打點滴注射生理食鹽水,等待開刀時間來臨,原本預計十點左右開刀的計畫,卻因為今天開刀的人數頗多,因而慢慢地排隊順延到了中午。
由開刀房人滿為患,可得知十三號星期五這個西洋魔咒,在我們台灣人眼中,其實根本不放在眼裡。 (迷:十三號星期五有沒有用,咩歹丸郎公投才算數啦!這丟系愛歹丸啦!)
中午,護士小姐在我的點滴中加入了抗生素,這代表了我開刀的時刻就要來到了,又過了半小時左右,一位阿姨推著輪椅帶我進入手術室,在等待區稍事休息後,我隨即被推過一道長廊,進入了開刀房。
開刀房很明亮,而且比我想像中來得寬敞,我躺上手術檯,準備開始接受手術前的麻醉...
「來!側身,膝蓋彎曲,手抱膝蓋,像蝦子一樣...」
疑?之前不是說要做全身麻醉,怎麼變成了半身麻醉?雖然我很想看到手術的狀況,但是這樣要我突然接受,我實在沒那種心理準備啊!
「那個!對不起,我尾椎曾經有挫傷,這樣沒關係嗎?」(這是事實)
「沒關係,如果擔心,那就全麻好了,那就不用當蝦子囉!」醫生們都是好人,不忘講冷笑話舒緩氣氛。
緊接著我的口鼻被罩上氧氣罩,過不久就有著異樣的藥劑味道傳來,過沒幾秒,我就開始暈眩,再張開眼睛時,我就在休息區了。
關節鏡手術時間其實很快,我從被推進去等待,直到休息區休息半小時推回病房,總共也才經過兩個小時。
「39回來囉!」回到病房前,這是我聽到的最後一句話,因為回到病房之後,我又繼續沉沉睡去,這一睡,又是一個小時過去,耳邊隱約聽到護士小姐對老爸的一些叮嚀。。
我醒來之後才知道,原來護士要求我要從兩點半躺到十點半才能起來,八點半之後才能喝水,想我一個堂堂活潑好動男子漢,怎可能受這樣的折磨,於是撐到傍晚之後,我就詢問護士小姐我是否可以起床走動與進食,果然,像我這樣全麻的狀況,以及年輕有活力的恢復力,果然不用躺那麼久,而十八個小時的飢餓感,也讓我顧不得可能有麻醉未退的反胃可能,趕緊把晚餐塞就肚子裡。
而這時,我也才親眼看到我的開刀的位置,已經被裹上白色的大繃帶,左側微微滲出了些乾掉的,不知是藥水還是血水的痕跡,膝蓋上方有些腫大,有點像麵龜,想要移動左腳時,大腿和小腿好像不是連在一起的感覺,需要特定的姿勢與肌肉的協助才能順利移動。
但是,我其實不太驚訝這樣的狀況,因為我五年前受傷時,也差不多就是目前的感覺,習慣了,也知道應該怎麼慢慢恢復活動,一切都覺得很安心。
話雖說得輕鬆,但其實還是有賴於今天全家人輪流來陪我,才讓我過得如此自在。專業護士小姐的不時的悉心照顧,更讓我在這邊覺得安心。
「有沒有跟你說過明天早上要抽血?」護士小姐問我,而我搖了搖頭。
「那麼記得今天十二點以後不能吃東西喔!」
我望著身旁娘親帶來的蜂蜜蛋糕,嘴饞的我開始思考要如何趕在午夜之前把他嗑掉。
2007/07/13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[遊記] 香港三天兩夜
在五月初起意找時間離開台灣去流浪,連續三年無視了公司的員工旅遊補助,今年終於給了自己動力離開台灣三天兩夜出去走走,即使目的地只是航程不到兩小時的香港。 決定了日期,向公司請好了休假,接下來就是要決定交通住宿,由於想要自己決定出發以及回來時間,方便起見捨棄了可能有特定優惠的機...

-
週日早上趁著還有陽光,帶著相機朝著陽明山出發。尋著北投後山泉源路往上,在不斷的左轉之後,每次都在最後關頭右轉東昇路進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我,第一次踏上了「 登山路 」。延著「登山小棧」(這其實是店名)的提示往上走,到達最上頭的停車場之後,便可下車開始繼續由登山步道健行而上。 今...
-
有隻小小的花貓,就稱她叫做阿喵吧! 阿喵住在一間很普通很普通的公寓,與主人在一起。 阿喵喜歡黏在主人身邊,尤其當主人坐在桌前讀著書時,阿喵總是迫不及待地蜷伏在主人的腿上。 當主人出門時,阿喵也總是安靜悠閒地睡在桌前的椅子上,等著主人回家。 這隻小小花貓的主人,就姑且稱他為...
-
程式設計,最讓我著迷的是那種從無到有的那種「純粹」。我用這目前所擁有的所有知識與經驗,賦予了這個孩子為人所不能的優點,同時也賦予了一些不可為的缺憾,但我卻可以在我靈光乍現的時刻,將缺憾從程式的生命中抽離,這種種「純粹」,是一種程式設計師自身生命的體現。 程式設計的過程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有什麼想說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