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10/03

[食記] 陽明山登山路 阿嬤的蔬食

週日早上趁著還有陽光,帶著相機朝著陽明山出發。尋著北投後山泉源路往上,在不斷的左轉之後,每次都在最後關頭右轉東昇路進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我,第一次踏上了「登山路」。延著「登山小棧」(這其實是店名)的提示往上走,到達最上頭的停車場之後,便可下車開始繼續由登山步道健行而上。

今日的雲層非常不穩定,抬頭仰望,可同時看到透藍的天空,厚重如年糕般的白雲,但轉頭一看,卻又烏雲密佈,不時還傳出隱隱約約的雷聲,定睛細看,在雲層濃密觸還可以見到陽光穿透雲層灑落於整個北投區,讓這次出遊增加了些許與上天對賭的氣氛。

今天台北的天空,不是很令人開朗的天空。


循著登山路往上,一開始原本打算穿過後山,再由天母下山品嚐「鳳城燒臘」的計畫,也因為登山路的的盡頭是停車場而被迫修正,這是單身出遊的優點,只要有大方向,不需要很明確的出遊計畫,不需要介意旁人的心情,只需要獨自享受計畫失誤處帶來的驚喜。「阿嬤的蔬食」就是這次出遊的意外驚喜。

沿著山壁建起來的「阿嬤的蔬食」
山上出遊,大家應該都習慣了山路旁的山產小店,「阿嬤的蔬食」就是這樣的一個地點。為何我用「地點」而不用「店面」來形容,是因為這幾乎稱不上是間店面。「阿嬤的蔬食」是延著山壁搭建起來的,在山壁平坦寬闊處,用帆布棚子搭了起來,再放置些桌椅就完成了「裝潢」。所以當天雨時,千萬不要傻傻的想來品嚐,畢竟天雨路滑,我想阿嬤不會想冒著雨爬上爬下幫你送餐。(那些下大雨、颳颱風才想要打電話訂Pizza的!就是說你們這些人!)

裡頭的餐點很單純,既然是叫做「阿嬤的蔬食」,那自然大部分的菜餚就以阿嬤自己種的菜為主。

啥?你問我「阿嬤沒種的怎辦?」傻孩子!那自然是從別人手上買來啊!

舉例來說,我點的白切肉就是絕佳的案例,我點了白切肉,結果端上桌的卻是白斬雞。我想說大概我可能點餐時沒說清楚,又想想吃雞肉畢竟比豬肉健康些,雖然價格比白切肉貴了些,但也欣然接受了。不過基於好奇,在服務的阿姨(是的!這裡不是只有阿嬤!)把竹筍湯端上桌時,我還是好奇問了一下。

「你們這兒的白切肉... 有豬肉嗎?」我問道。

「我們只有雞肉喔!沒有豬肉,因為我們沒有養豬,只有養雞。」服務阿姨這樣回答。

阿嬤自養自宰的雞肉
直到結帳後,遇到了阿嬤,再詳細問了為何看板有白切肉但是沒有豬肉之後,才知道他們的豬肉原來也都是得另外買的,不是每天都有。

回頭來看阿嬤自養自宰的白斬雞,新鮮肉嫩,淋上些許醬油膏,一口咬下便是自然的美味,甚至我這盤有切到些許接近雞尾椎的部份,對於尾椎異味嫌惡的我,惶恐的咬下才驚喜的發現雞尾椎的異味一點都不存在,讓我可以安心的享受雞尾椎Q彈的特有口感。而且在我慢慢品嚐的同時,也不斷地有其他的客人結帳,我親耳聽到一位客人結帳時,問了向阿嬤買雞的事,而阿嬤回答說要先打電話訂才行。看來不僅僅是我自個兒才對這盤小小盤的雞肉產生了好感呢!


方才有提到竹筍湯,就在我享受雞肉的同時,服務阿姨也將一碗筍湯上桌了,我看到了簡直崩潰了!這筍湯的筍子也太多太滿了吧!?

滿到滴出來的筍湯
筍湯多到因為桌子稍微傾斜了一點就不斷地滴下來,如果我吃了這碗筍湯,那我點的炒飯待會要怎麼處理啊?我原本只點了三道菜,所以原本想再加點個炒青菜,但看到了這碗筍湯就被嚇阻了。(原本想點鄰桌看來不錯的鹹蛋苦瓜呢!)

不過人要往好處想,前天晚上因為吃了「天津衛小米食堂」的私房麻辣鍋,身體現在十分需要膳食纖維的調和,所以我相信這一定是老天賜給我的竹筍湯。而竹筍湯本質不必多形容,重點剛剛都說過了,陽明山上,筍子就是「多」,新鮮自然不在話下,筍湯的濃度也沒話說,大概是台北市區隨便叫一碗筍湯之後的三倍濃度吧!感覺非常超值,食量一般的,兩個人吃一碗也沒有問題!

讓我打從心底喜歡的炒飯
雖然雞肉美味,筍湯滿溢,但是最讓我打從心裡感動的,老實說,卻是最後,也是最普通的「炒飯」。這炒飯很單純,光是用眼睛看,就能知道裡頭的材料是什麼。但一口下去,就這樣簡單的白飯、蛋、蔥與醬油組合的香氣,卻讓我勾起了民國60幾年時的童年記憶,那種長大之後遍尋街頭,甚至娘親仍是親手做,卻依然找不回的記憶。

當然,這是我抽象的喜好,若要實際形容這炒飯的好,不如說是市面上的炒飯太糟糕!台灣燒臘店數量應該僅次於香港了,就以燒臘店的炒飯為指標吧!燒臘店的炒飯大多遷就於要把那些肉絲肉末弄熟而加了太多油,大火燒灼之後混雜在炒飯裡的,很多時候是油臭,而不是油香。而純粹的醬油蛋炒飯,不是太鹹,太油,要不然就是豪氣的蔥末搶去了醬油蛋炒飯的風采。所以我在外頭,非逼不得已,或是心血來潮,是絕不點炒飯的。而很令人沮喪的,每點一次,就是一次失望。

正在剝著菜葉的阿嬤
而這次在「阿嬤的蔬食」吃到的炒飯,雖然看來平凡無奇,但卻令我在喝了那碗筍湯之後,在感覺腹飽滿足之餘,還能再勾起我最底層的食慾,飯炒得鬆軟而不油膩,淺褐色的炒飯飄出令人垂涎的醬油香,入口之後會發現一點都不油的飯裡頭,還和著一絲似乎是豬油的清淡香氣,蔥、蛋都變成了點綴,而且一絲油臭味都沒有!

當吃飽喝足結完了帳,拾階步出了「阿嬤的蔬食」,見到阿嬤趁著空檔在山路旁剝起了菜葉,中午下山後在這兒休憩用餐山友也都陸續打道回府。

對阿嬤說了聲「謝謝」,感謝她提供這樣的一餐,我突然感覺「過日子」這回事,似乎就是這樣。簡簡單單地過,有著簡單的心情,就能簡單地獲得滿足,而我想這篇文章的目的應該也不僅僅食記,而是記錄了台北城一隅每日都在發生的的簡單生活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有什麼想說的嗎?

[遊記] 香港三天兩夜

在五月初起意找時間離開台灣去流浪,連續三年無視了公司的員工旅遊補助,今年終於給了自己動力離開台灣三天兩夜出去走走,即使目的地只是航程不到兩小時的香港。 決定了日期,向公司請好了休假,接下來就是要決定交通住宿,由於想要自己決定出發以及回來時間,方便起見捨棄了可能有特定優惠的機...